新手爸媽必讀 嬰兒趴睡或會加促O形腳形成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6/12/12 12:47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0

分享:

分享:

新生兒都是O形腳的嗎?相信不少新手爸媽對於BB腳仔呈O狀,也曾有此疑問。註冊足科矯形師梁錦麟(Allan)解釋,BB一出生時會O形腳 ,主要跟在母體胎盤成長期間,姿勢慣性「屈起對腳」有關。

通常要到出生後,雙腳開始伸展,再慢慢學爬、學行,幼兒的下肢骨架結構才逐步成形。

正常變化:O形腳→X形腳

事實幼兒由BB期至約7歲,下肢的膝角度會隨發育出現變化,先後形成O形腳及X形腳。

這是正常發育的進程,一般幼兒發育至約2.5歲階段,因為多了用腳步行,下肢負重,所以膝角度亦會慢慢由O形腳變成X形腳。

膝角度是指在大腿骨及小腿骨的分中線,所量度出來的夾角度數。(攝 湯炳強)

研究指出,幼兒由2.5歲至6、7歲期間,X形腳的夾角度數維持在10度以內,都入於正常範圍。「通常夾角度數會逐年遞減,至7歲後正常夾角會減到跟成人一樣,大約得返5度左右。」

即是說,原來我們對腳正常都不是「直不甩」的,腳形會有很輕度的X形腳。但講完一大輪O形腳點變X形腳,家長擔心的應該是甚麼因素會影響上述講的「正常」進程,而Allan臨床就見過不少幼兒1.5至2歲已形成X形腳,正常的應是2.5歲才出現。

幼兒提早出現X形腳,變相亦增加長大後膝角度超出正常的風險。長遠因為X形腳影響膝關節外側半月板受壓,成長後也可能較易有膝痛困擾。

就幼兒足形發展狀況,他建議家長應多觀察孩子有沒影響平衡發展的表現,例如:步行時會否行到似猩猩咁左搖右擺(O形腳)、經常跌倒是否因為膝踫膝所致(X形腳),有懷疑可盡早檢查,按需要配合鞋墊改善問題。另外,亦應盡量避免以下的影響因素:

可能影響膝角度發育因素

睡姿

BB多喜歡趴睡,但趴睡會令腳掌、大小腿骨骼內轉,更易形成O形腳問題。

坐姿

幼兒常跪坐會影響髖關節角度,容易加促X形腳;而「W腳坐」則會加促O形腳的形成。

W腳坐姿原來會增加O形腳的腳形問題。

早學行

BB坐爬企行學習模式中,假如「無乜爬」這階段,一開始就扶物件起身想行,因為肌肉力量缺乏慢慢鍛練的過程,下肢結構會「無咁穩陣」,當關節肌肉未夠力就起步行,骨架自然鬆,身體為平衡多會較易形成X形腳。

另外,像學行車、孭帶等裝備應避免使用,否則常用慣性張開BB大脾骹位,亦會增加O形腳風險。

足形結構

BB一般是扁平足,但正常幼兒足底脂肪層到7歲會慢慢收縮,形成足弓位。假如幼兒的扁平足有後跟骨外翻嚴重情況,因為「下樑不正上樑歪」的道理,為免會導致膝關節扭入容易形成X形腳,亦應及早檢查。

正常BB隨著成長,到七歲足弓才成形。

【其他熱話】蝦頭4個月減35磅 修身照食叉油雞飯【有片】

【其他熱話】香港仔夜遊街渡睇燈飾 超浪漫夠特色【有片】

【其他熱話】床上拉筋操 10分鐘K.O.腰背痛【有片】

撰文 : 梁慧珍 TOPick記者